深海科技概念,最核心的8家公司
2025 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首次納入 “深海科技”,疊加 “溟淵計劃” 等國家級項目,行業進入加速發展期,深海科技概念逆勢爆發!
我國海洋經濟總量2024年首次突破10萬億元,深海科技相關產業規模預計突破3萬億,占海洋經濟比重超28%。
深海科技正從 “實驗室” 邁向 “產業化”,政策與 AI 技術的雙重賦能將重塑海洋經濟格局,形成“技術-裝備-應用-安全”全鏈條發展格局。
成為繼數字經濟、新能源后的重要增長極,重點關注可燃冰開采、智能裝備、海底數據中心等方向,將是投資主線。

我們通過研究分析,篩選出“深海科技概念,最核心的8家公司”,供大家研究參考。
第一家:海蘭信
核心業務:布局海底數據中心(UDC)、智能航海系統及深海觀測網,三亞海底智算中心規劃算力超2000PFlops,散熱成本僅為陸地10%。
技術亮點:全球第二個掌握全套海底數據中心技術的企業,子公司歐特海洋擁有深海載人潛水系統(ADS)和海底光纖傳感器網絡。
第二家:寶鈦股份
核心業務:深海鈦合金材料絕對龍頭。為“奮斗者號”載人艙提供核心材料,打破歐美 30 年壟斷。
技術亮點:全球唯一實現全海深鈦合金載人艙量產,深海用鈦市占率超60%,2024年訂單增長150%。
第三家:中科海訊
核心業務:聲吶裝備核心供應商,產品應用于軍事偵察與民用資源勘探,無人潛航器(UUV)搭載聲納系統完成海上驗證。
技術亮點:突破深海石油多纜勘探系統“卡脖子”技術,參與國家深海科考項目。
第四家:巨力索具
核心業務:深海系泊系統龍頭,為“蛟龍號”提供獨家系泊裝備,鈦合金機械臂通過3000米壓力測試。
技術亮點:海洋物探節點連接器獲挪威DNV認證,深海工程纜繩市占率超70%。
第五家:中海油服
核心業務:亞洲最大深海油氣服務商,自主研發“璇璣”鉆井系統,在南海可燃冰試采中占比70%,技術自主化率提升至80%。
技術亮點:全球首套萬米級超深水鉆探系統,中標巴西鹽下層油田項目(50億元訂單)。
第六家:中國船舶
核心業務:覆蓋全鏈條深海技術體系,設計建造“深海一號”鉆井平臺、“奮斗者號”載人潛水器,承接“溟淵計劃”科考船。
技術亮點:全球唯三具備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制造能力,國產化率達90%
第七家:神開股份
核心業務:國內首家實現水下采油樹國產化,突破3000米深海油氣開采技術,為“夢想號”大洋鉆探船提供核心設備。
技術亮點:研發水下壓力閘閥等高端產品,填補國內深海油氣裝備空白。
第八家:克萊特
核心業務:作為通風冷卻裝備領域的“小巨人,為海底數據中心提供高效散熱方案為海洋工程裝備(如鉆井平臺、LNG船)提供通風散熱系統。
技術亮點:突破深海高壓環境下的高效散熱難題,冷卻效率較行業標準提升15%,應用于“奮斗者”號等載人潛水器生命維持系統。
我是富牛,每天為您提供專業有價值的商業研報。創作不易,喜歡記得點贊和推薦哈!
免責聲明: 本文旨在提供資訊參考,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、引導或承諾,僅供學習研討。
請先 登錄后發表評論 ~